信誉至上金年会

当前位置:信誉至上金年会 > 新闻动态 > 河东文化 >
河东文化
绛县柳泉村:一曲包容大气的“和”之歌
时间:2018-10-18 

    “千金买宅,万金买邻”“邻里好,赛金宝”“远亲不如近邻”等这些脍炙人口的俗语,都在表达着好邻居的重要性。应该说,邻居这种基于地域关系而形成的人际关系,在国人心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。

  在绛县横水镇柳泉村,由50个姓氏近3000口人组成的村庄,不仅邻里关系融洽,而且整个村庄的人都相处和谐,亲如一家。走进新时代,践行价值观,团结奋进的柳泉村民谱写了一曲包容大气的“和”之歌。

柳泉村历史源远流长,隋唐以前曾名“涑川庄”,因其临涑水、靠河滩。后因村中有一清泉,泉旁有一大柳树,村民又以柳姓为主,改名为“柳泉村”。据78岁的老党员张生河介绍,柳泉明清间最早住的只有柳、贾两姓人家,随着时间的推移,越来越多的外地人来到这里,友好包容的当地村民从不排外,渐渐地,村子的规模不断扩大。

  张生河讲述了王和兴老人来柳泉的故事。大约是在上世纪20年代,河南当地发生了洪涝灾害,正值青年的王和兴跟随着逃难的人群,背井离乡,外出求生。他们曾路过柳泉村,住了几天之后,这些人又到了临汾的襄汾一带。在那儿住了一阵子,王和兴就想着再回柳泉村。“听老辈人讲,王和兴之所以又返回来,就是觉得柳泉人好相处,生活在这里没有寄人篱下的感觉。”张生河告诉记者,他的祖辈也不是本地人,是闻喜的,而姥姥家则是从山东迁徙过来的。

  落脚柳泉后,王和兴真切感受到了柳泉人不欺客、不排外、与人为善的可贵品质。随后,他也慢慢融入这个大家庭,并开始忙于生计。柳泉村有大片的河滩地,当地人却不加利用,看中河滩地良好的发展前景后,河南人引进了稻子、莲藕等适合河滩地种植的经济作物;山东人引进了芦苇,以编席为业,发家致富,这些为改善当地村民生活增加了新的经济活力。

  物质生活有所改变后,王和兴在当地娶妻生子。受村里人影响,王和兴认为,大道至简、以和为贵,于是为三个儿子分别取名德道、行道、有道。在他的教诲下,三个儿子在村里的威望都比较高。“有道老人乐于助人,在世的时候喜欢钻研农机具,村里哪家农机具不好用了,他总是热心帮忙,从来不提要求。”柳泉村党支部书记袁德才回忆说,“现在王家在村里子孙众多,人丁兴旺。”

  袁德才告诉记者,新中国成立初期,村里曾有一个地窨院住了7户人家,这些人没有血缘关系,但住在一起没有争吵,彼此都能包容、理解。“大部分村民都是迁徙过来的,都能体谅到那份艰辛与不易,所以十分珍惜这相处的机会。”他说自己的父辈也是从山东避难来此的。

  该村新建的涑川公园,又被称为和园,园内到处都可以看到以和文化为主题的版面。邻里和善、家庭和睦、社会和谐……特别是数块印有二维码的版面,更令人眼前一亮。

  “这些二维码背后都是和文化、和故事,轻轻用手机扫一扫即可看到。”袁德才告诉记者,“和”已经融进柳泉人的血液,呈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。

    外人说到柳泉,都会提及柳泉村的关公文化节。而关于关公文化节,袁德才有很多话说。

  听着袁德才的讲解,跟随他的脚步,沿着村里的主干道一路向北,柳泉村的关帝庙便映入眼帘。据介绍,柳泉村的关帝庙建于明嘉靖年间,一直到民国时期多有修缮。上世纪60年代,庙门和两边的碑廊被拆除,关帝庙被毁。2001年,村民自发捐款、投工投料,翻修复建,重塑圣像。2014年农历六月二十四,关公诞辰纪念日,柳泉村村民踊跃捐款,集资了20多万元,成功举办了首届关公文化节。这一举动得到了广大村民和社会各界的支持、参与。

  袁德才描述了首届文化节的盛况:当时不仅请来了运城市蒲剧团、运城市文工团来表演,单小贩摊位就有280多个。他说:“想不到第一次办会就如此成功,吸引了这么多人,参与人数之多超乎了想象。”

  在文化节上,不只有这些文艺表演凝聚民心,还有柳泉的男子锣鼓队、女子广场舞,这些活动都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,同时也促进了村民的感情越来越团结和谐。“现在有了文化园,人们练习更加方便了。”袁德才告诉记者,平常的日子里村人都会聚在此锻炼、拉家常。

  自2014年后的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,村里都会举办关公文化节,现在已经举办了五届。村里还有一项业余活动很火,就是每年举办的象棋比赛。因为村里的老一辈喜爱象棋,下棋的人比较多,大家常常聚在一起很认真地下棋、观棋。每年的春节,更有很多人聚在一起对弈。鉴于大家的参与性特别高,有人提议组织比赛,2009年村里开始在每年的正月十三到十五进行比赛,一、二、三等奖会分别获得一套价值不等的象棋。象棋文化的兴盛还带动了周边乡村的风气,至今柳泉已成功举办了十届比赛。

  在庙台下不远,有一棵古楸树,蒙蒙细雨中,树干虽已中空,但依旧枝繁叶茂。饱经沧桑的古树,正是村落变迁的见证者,为一个又一个路人悄悄送去荫凉。

  古楸树的旁边,就是给人印象最深的柳泉古貌照壁。巨幅影壁上,民居错落、巷道交错、城楼壮观、山川秀丽、古树繁茂、良田纵横,生动再现了柳泉曾经的繁荣面貌。

    柳泉的“和”文化不单单是表现在“和”文化主题公园、关公文化节人们的团结,现在村庄的新一代创业青年也在为乡村和谐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。

  在张生河的印象中,不仅历史上村民不排外、不欺客,村民之间的相处也十分和谐,就是最近几年还陆续会有人迁到村里。当然,这种“和”文化的盛行,离不开团结能干的村“两委”。“一个村的稳定,稳在干部团结,政策说怎么办就怎么办。”张生河深有感触地说。

  走进新时代,更多事业有成的柳泉人开始关注村里的发展,45岁的崔国平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。崔国平打小从卖手工馍开始,发展到现在颇具规模的馒头厂,为村里不少人提供了就业岗位。

  其实,最初几年的馒头生意,他也一直是在摸索,在太原、闻喜的时候只是初有成效,后来回到绛县才打开了一片市场。据他回忆,那是15年前,刚回到家乡的他很是忐忑,因为当时有一家馒头铺在县城市场占有率很高,每天有很多人排队买馒头。虽然,每年也都有很多馒头店开在其附近,但过不了多久就关门不干了。

  不服气的崔国平,就把馒头铺开在那家馒头铺跟前。为了打开市场,他不仅送货上门,还给一家家菜摊都送上自己店的馒头,拓宽自己的销售渠道。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,他发现绛县本地人和自己一样,都喜欢吃硬面馍,他就有针对性地生产、送货,同时坚持薄利多销。

  没过一年,去那家老字号买馒头的人越来越少,最后老字号关门了。老字号关门那天,店老板提着一瓶酒和半斤猪头肉来找崔国平,好奇为什么是他把自己打败了,想知道自己输在了哪里。两人面对面喝酒聊天,最终解开了心结。

  后来,崔国平的事业越做越大,雇佣的工人越多,他就想回老家开个厂子。现在的厂子,每天使用约3吨面粉,为各地供应馒头等面食。逢年过节,崔国平还会为居民组70岁以上的老人送十斤馒头,他说:“周围邻居看着我长大,我也没什么好的报答他们,只能尽自己所能,以这种方式关怀照顾一下他们。”73岁的王长江就收到了这份爱心,他和老友们对这种爱心善行赞不绝口。

  在袁德才看来,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,柳泉村由当时的两姓人家发展成50个姓氏的大家庭,就是“和”的最好见证,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写照。而今,这50个姓氏以和为贵一家亲,凝聚起同舟共济的精气神,助推柳泉走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前列。 
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新时代 新作为 新形象
XML 地图